栏目导航
  战争概览(2572)
  战争简介(0)
  战争背景(1990)
  军事对比(582)
  战争历程(0)
  第一阶段(0)
  第二阶段(0)
  第三阶段(0)
  重要战役(179)
  平壤之战(8)
  黄海海战(57)
  旅顺口之战(54)
  威海卫之战(24)
  辽东之战(36)
  甲午人物(3940)
  邓世昌(309)
  李鸿章(2922)
  明治天皇(122)
  伊藤博文(384)
  左宝贵(64)
  丁汝昌(109)
  刘步蟾(30)
  历史研究(1806)
  图书专著(66)
  期刊论文(629)
  会议论文(61)
  学位论文(83)
  报纸文献(967)
  史料集锦(61)
  珍贵图片(7)
  影像资料(54)
  报纸文献(0)
洋务派的甲午战争
作者:王昭  年份:2014-10-2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洋务派 甲午战争 
描述:本文研究了洋务派与甲午战争的关系,旨在从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教训中去吸取对我们今天改革与开放有价值的借鉴。
先轺之鉴——甲午战前清驻外使节对西方社会认识之评述
作者:刘权  年份:2014-10-2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甲午战争 清朝 驻外使节 西方社会 
描述:中国曾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她闭关锁国,一度落伍。近代伊始,内外因交织,中国逐步兴起了一个认识西方的热潮。甲午战争之前,留学国外与私人游历尚不发达,驻外使节逐成为重要媒介。因此,本文的研究也就限定在这一时期之内。
张之洞与甲午战争
作者:刘振华  年份:2014-10-2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张之洞 甲午战争 
描述:张之洞与甲午战争
德富苏峰之中国认识及其时代背景
作者:叶紘麟  年份:2014-10-2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德富苏峰 日本 中国 明治维新 日清战争 大东亚战争 近代化 亚细亚主义 平民主义 
描述:認識中國的方式有別於歐美對於中國的認識,除了以近代化的觀察角度之外,還有浪漫主義的視角,以及將中國視為戰略夥伴的角度,而近代化的視野又常常與社會主義的視角交互出現。不過以上的觀察視角,都與觀察者對日本的國家定位與對國際局勢的認識,以及日本當時的國家政策息息相關;而觀察者的視角也常因為重大事件的發生,而出現不同的轉折。

見證明治維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富蘇峰,就是日本近代史的最佳見證者。德富蘇峰除了長期從事政治工作與新聞工作外,也有多變的政治思想與政治觀察角度,以及對於日本發展的熱切期盼,是日本近代史最難以了解的人物之一。也由於德富蘇峰除了長期觀察中國之外,也曾經兩度前往中國,除了實地考察之外,也與中國的政要與思想家有互動與往來。其中國認識也因此具有時代的代表性。

本文以德富蘇峰之著作為文本,並以蘇峰之生平與當時日本國內外時代背景為輔,對於德富蘇峰之中國認識進行勾勒;除了將蘇峰之中國認識與當代思想家與觀察者進行比較與分析之外,並重新詮釋蘇峰之政治思想,體現其政治思想與政治行動之一致性,同時也重新解釋日本之國家發展過程。
甲午战争前日本的中国观─以琉球、朝鲜问题为中心(1873∼1984)─
作者:罗仕昌  年份:2014-10-2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明治维新 甲午战争 中日修好条规 日本之中国观 
描述:動向。特別在引發中日甲午戰爭的朝鮮問題上,日本著力最多。本論文想一探甲午開戰前日本人對中國觀點的變化。
當時日本發行多份報紙。各家報社有其不同政治立場,其社論亦各有趣旨。筆者認為由報紙研究日本的對中國觀點,確有其價值。因此,本論文主要使用之史料為明治時期之報紙,以學界先進之研究為基礎,想由新聞報導中找出當時日本之對中國觀,再將報導中的對中國觀與當時日本政府之對中國政策比較分析,藉以探究日本政府之對中國觀。
本論文之研究範圍由1873年起,至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為止前後共21年。清日修好條規並未為中日雙方帶來長久的和平,隨即兩國外交關係日漸惡化,到甲午戰爭之時互相敵視終至無法挽回。本論文之目的是想探討日本輿論、政府與知識份子從清日修好條規到甲午戰爭這段期間,他們對中國觀點之轉化,究竟對兩國關係起了什麼樣的影響;關鍵何在?
中日马关条约谈判之研究
作者:林乾隆  年份:2014-10-2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谈判 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 不对称谈判 中国 日本 
描述:過程等方面分析此兩國間之戰爭媾和談判。
在談判背景上,中國在軍事上節節敗退之下,希望列強出面調停,但日本為確保在談判中達到其最大目的,故遲至1895年3月,在中國願意派遣有割讓土地畫押之全權大臣後,才在美國居間協調下,接受中國的談判要求。在談判結構上,中國在談判前的靜態資源中,可藉以在馬關條約談判中增加談判權力的就是廣土眾民的商業利益與第三國干預,但仍須依靠有效的戰術運用,方能於談判中增加談判權力。
在談判過程中,中國放棄堅持之議題選項,故極力爭取第三國之幫助,而日本也努力於排除第三國干預介入談判中,雖然有三國干涉還遼事件,日本仍成功地將其與馬關條約談判切割處理,不使其產生議題聯繫,而列強在各自利益考量下,最終無法及時提供中國談判權力,迫使中國不得不接受日本之談判條件。
中國在馬關條約談判中最在意之割讓領土次議題,實乃十九世紀中外戰爭媾和之慣例,然中國政府決策人士昧於國際知識,一再於此次議題上討論爭辯,喪失較佳之談判時機。而中國於1900年之辛丑條約談判中仍重蹈覆轍,接受各國談判條件。日本則於1905年與俄國之樸茲茅斯條約談判中,面對不同於中國的戰敗國,俄國採用堅持選項之戰術,迫使日本於談判中只能達到分文未取之「絕對必要條件」。
本文運用哈比等學者之談判論點,綜合為本文之研究架構,可供研究國際上戰爭媾和之不對稱權力談判之分析架構。
闽台海底电线与中日交涉之研究(1895-1904)
作者:林於威  年份:2014-10-2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闽台海底电线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日俄战争 
描述:線歸屬之外交問題,使得閩臺電線問題成為甲午戰後中日之間遺留下來的臺灣問題。1898年12月7日,中日訂定閩臺電線讓售合同,解決閩臺電線之歸屬問題。從此以後,閩臺電線才正式屬於日本所有。  本研究之結果發現,閩臺電線之中日交涉問題與甲午戰後東亞國際情勢之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例如當時居於弱勢的中國聯合英國大東電報公司與丹麥大北電報公司,讓日本無法將新得到的閩臺電線進一步向福建內陸延長,確保中國對外電報之自主權。最後就是1904年2月爆發日俄戰爭,臺灣總督府為了搶修受損的閩臺電線,不顧中國福州海關的意見,將閩臺電線修復,差點引發另一場中日糾紛。從日俄戰爭到1945年日本投降為止,以閩臺電線為中心,臺灣成為日本海外電信的樞紐據點。
北洋海军管理体制研究
作者:王绪渊  年份:2014-10-2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北洋海军 管理体制 军制改革 甲午海战 
描述:中国军制的近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笔者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将传统史学研究方法与军事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相结合,坚持史论结合,对北洋海军管理体制作系统研究。本文拟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纵向梳理北洋海军管理体制的创建历程。北洋海军管理体制的创建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19世纪80年代初期,薛福成提出《北洋海防水师章程》和丁汝昌订立《北洋水师号衣图说》拉开了北洋海军管理体制创建的序幕;第二,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成立和《北洋海军章程》颁布实施宣告北洋海军管理体制成形;第三,甲午战前,北洋海军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了管理体制中的海军大阅制度和海军奖惩制度。 第二部分,归纳总结北洋海军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北洋海军管理体制包括舰船管理、官兵管理、后勤管理、经费管理和指挥体制等。北洋海军管理体制在很多方面都已突破传统军制,开启了中国军制的近代化变革。 第三部分,分析北洋海军管理体制的特点,客观评价北洋海军管理体制的利弊。北洋海军管理体制是西方近代军事制度与中国传统旧制的结合,一些管理章程已具有近代军事法性质,内容也较为全面、系统。因此,北洋海军管理体制的特点就主要体现在“参用西法”、法制化、系统化三方面。北洋海军管理体制不仅为北洋海军的近代化提供可靠保障,还推动了清末军制改革,其历史作用不容低估。但北洋海军管理体制中存在最高领导权的二元化,管理层权责不一致和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等弊端,最终未能改变北洋海军覆灭的命运。 第四部分,分析北洋海军管理体制受到封建体制的严重束缚。北洋海军管理体制在推行过程中,深受封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思想观念的束缚。首先,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无法为北洋海军的发展及其管理体制的推行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其次,封建集权政治下的腐败严重侵蚀和破坏北洋海军管理体制。最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也严重制约北洋海军管理体制。 时值今日,甲午海战的硝烟已散去一百多年,但北洋海军失败的耻辱时刻激励我们不应忘记历史的教训。在21世纪的新时期,我们更应以史为鉴,居安思危,认清来自海洋方向的潜在威胁,加快海军的现代化建设,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
美国报界对中日甲午战争的报导述评:以西海岸四大报为例
作者:徐毅嘉  年份:2013-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甲午战争 美国报界 旅顺大屠杀 詹姆斯·克里曼 
描述:值的一手新闻报导。总体而言,美国报界对甲午战争的报报导立场严重倾斜于日本方面,对中国则诸多诋毁。战争后期,美国报界对甲午战争的相关报导越来越多地出现针对日本的“黄祸论”,这主要是由于日本“文明”形象的破灭以及美国报界对日本日益强大的军事实力所抱有的猜疑。本文依据国内较少使用的1894—1895年间美国西海岸四大报(《洛杉矶时报》、《旧金山考察家报》、《旧金山纪事报》、《萨克拉门托蜜蜂报》)关于甲午战争的相关报导,同时借鉴前人在美国移民史、甲午战争史、新闻学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力图清晰地阐述美国报界对甲午战争的报导内容、报导倾向及其报导的客观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相对客观地进行分析、评价。
甲午战后清政府的实政改革(1895-1899年)
作者:张海荣  年份:2013-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甲午战争 实政改革 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 
描述:甲午战争给予中国的打击实在太大了。面对割地赔款的巨大国耻与接踵而来的“瓜分”危局,背负着财政困窘与军队腐败的双重压力,清朝上下许多人都不同程度地意识到非“变”不可。这种意识不仅表现在社会舆论层面,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在现实政治生活中。那就是清政府推行的新一轮以“救亡图存”、“富国强兵”为目的,以经济、军事和教育改革为重心的实政改革。实政改革发起的标志,是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二十七日(1895年7月19日)光绪帝颁布“改革谕旨”,该谕旨以“卧薪尝胆”相号召,动员各地将军督抚“力行实政”,其内容包括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矿产、折南漕、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整顿厘金、严核关税、稽查荒田、汰除冗员等。这道谕旨基本可以囊括未来五年间,清朝中央与地方高层改革活动相对集中的领域。特别是关乎新政的铁路、矿务、银行、邮政、新军、学堂等项,是清朝上下改革实践的重点。 实政改革的提出,适应了国家财穷兵弱的当前状况,多少获得慈禧太后及若干王大臣的首肯,也在相当程度上引起一些比较开明的督抚、军事将领及中下层官绅的共鸣。正是由于有了多方力量的参与,尤其是中央政府的积极介入,实政改革在改革规格和速度、深度、广度上明显超过洋务运动;在改革政策的讨论、制定、实施诸环节,也较前者更具全局性和持续性。在 1895-1899 年短短五年时间里,几项重要的新政多少获得落实。其中,既有成效显著,若邮政、新军者,也有误入迷局,若铁路、矿务者;既有波澜不兴,若中国通商银行者,也有潜滋暗长,若新式教育者。而制约各项改革成效的主要因素,除国际环境的加速恶化与列强的横加插手外,中央与地方政治权力的构成、取向、运作、博弈,经常直接地,甚至可以说是全方位地,左右着各项改革的发展走向及其成败得失。“百日维新”正是鉴于实政改革(包括此前的洋务运动)的种种不足,试图谋求从上层政治到制度层面的全盘改革,却因缺少足够新社会力量的支持和轻率躁进、处处树敌的行动,而被“戊戌政变”强力扼杀。实政改革虽然也同时遭到挫折,但是并没有就此中断,尤其是在军事改革方面,实有更进一步的表现。 纵观中国改革史,很少有一个短暂的五年,像甲午战后这样,新旧双方围绕“变”与“不变”的问题,斗争如此尖锐,反复拉锯;政府政策的变动,也很少像这一时段这样倏忽变幻,各趋极端。如果说“百日维新”主要提供了政策层面的初步构想,此时的实政改革则检验了清政府的实践能力。深入研究和总结这一时段的成败得失,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戊戌前后清朝的改革形势,切实评估清政府可能的决断力和行动力,也为我们更好认识晚清改革史的连续性,深入反思近代中国改革的基本命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